海南島為我國第二大島,面積35400km2,位于北回歸線以南,氣候屬于熱帶海洋性季風氣候,水熱條件優越。海南良好的自然條件為西瓜的種植提供了良好的基礎。西瓜已成為海南優勢農產品,并且海南也成為我國商品西瓜和反季節西瓜的重要產區。
1海南西瓜種植的主要特點海南地處熱帶,具有水熱資源優越,因此海南的溫度和光照完全能夠滿足西瓜種植的需要。海南島一年分為旱季和雨季,每年的11月至翌年4月為旱季,雨季為每年的5~10月。
因為旱季無臺風等極端天氣,所以非常適宜西瓜的種植。臺風和暴雨在雨季常發,因此西瓜的種植極易受到影響。海南島地形多為丘陵,平原少且呈斑塊狀分布,大部分地區為砂壤土且水源充足,因此非常適合種植西瓜。為促進海南西瓜實現更高的經濟效益,還需做好海南西瓜的高產栽培和病蟲害防治工作。
2高產栽培技術
2.1嫁接栽培、培育壯苗
為提高西瓜的品質和抗病性,建議采用嫁接的方式栽培。嫁接應選擇產量高、品質優良以及抗病性強的西瓜品種。在實際生產中為了防治西瓜枯萎病,以抗枯萎病的黑籽南瓜作砧木嫁接栽培是非常有效的方法。在西瓜種植過程中,育苗方式均為育苗移栽的方式。
西瓜育苗通常用的是小拱棚雙膜覆蓋的塑料缽(高8~10cm、口徑寬8~10cm),也可以用塑料桶或紙筒(高10~12cm、直徑8~10cm)來代替。先將大田土過篩,然后再與腐熟的廄肥按照6∶4比例混合從而配制成營養土。營2.2整地定植、植株調整
施入優質有機肥的量為45000~75000kg/hm2,在耕地時施入總量的1/3,其余2/3施入瓜畦中。每公頃施900~1200kg尿素、900~1200kg過磷酸鈣(或450kg磷酸二銨)以及300~500kg硫酸鉀?;试诩惺┤牍掀韬?,要把瓜畦耙平整細。
整平后把植物殘體收拾干凈,保持畦面的平整光滑。在畦面上按株距用打孔器挖出定植穴,然后把西瓜苗輕放于穴內,在澆足定植水后,用土封嚴定植穴及地膜口。如果西瓜種植時采用的是地膜覆蓋栽培與小麥棉花套種的方式,就運用二蔓整枝的方式。
如果采用的是露地栽培的方式,則運用三蔓整枝的方式。待主蔓長到30cm時,要及時剪掉多余的側只剩下1~2條長勢均勻且健壯的側蔓。采用套種方式種植時要留主蔓的第2雌花來坐瓜,而露地栽培則留第3雌花。如果出現主蔓坐不住瓜的現象,可用側蔓雌花來坐果。
2.3水肥調控、促進坐果
在西瓜種植過程中,為了防止出現底肥不足的現象,應早追施伸蔓肥。待主蔓生長到30~50cm時,澆水的同時追施CO(NH2)2和(NH4)2HPO4,二者的用量分別為75~150kg/hm2和150~225kg/hm2。等到西瓜幼果長到雞蛋大小時,就應追施膨瓜肥。
在施加膨瓜肥的基礎上,每公頃再追加225kg尿素、225~300kg硫酸鉀或375~450kg氮磷鉀三元復合肥。種植過程中還要時刻關注天氣情況,根據天氣情況澆足膨瓜水。不宜在幼瓜膨大前過多施肥水,坐瓜后應勤澆水來保持土壤濕潤。
此外,為了提高西瓜的坐果率和品質,需要在移栽后(苗期)、初花期和坐果期整株均勻噴灑250g/L吡唑醚菌酯乳油4000~6000倍液。還可以在謝花后的10~15d,用10~20mg/kg氯吡脲水劑蘸浸、噴灑瓜胎或者用25~30mg/kg氯吡脲水劑涂抹瓜柄。
3病蟲害防治
1.1 病害防治
1.1.1 立枯病和猝倒病
西瓜幼苗種植前用72.2%普力克水劑400倍液對苗床消毒可有效防治西瓜苗期立枯病和幼苗猝倒病,并且在西瓜出苗之后,每隔7~10d再用同樣的方式對西瓜進行噴霧處理。西瓜幼苗種植后用40%菌殺得可濕性粉劑700倍液來灌根,從而起到預防枯萎病的效果。
1.1.2 蔓枯病和炭疽病
在兩種病的發病初期需要藥劑治療,一旦重病則需每隔7~10d噴施25%使百克乳油1200倍液,連續噴施2~3次。3.1.3疫病和白粉病用64%殺毒礬可濕性粉劑1000倍液來防治疫病。白粉病則可通過噴灑20%三唑酮乳油2000倍液進行治療。
1.2 蟲害防治
將小苗移栽大田時,用5%毒死蜱顆粒劑來消滅蠐螬等地下害蟲,畝用量為1~1.5kg。蝸牛用殺螺劑來滅殺,西瓜紅蜘蛛則用15%巴斯本乳油2000倍液(或15%掃螨凈乳油2000倍液)來消滅,蚜蟲則可選擇5%高效大功臣可濕性粉劑1000~1500倍液來進行噴霧處理。